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Fed貨幣刺激政策降低失業率的作法,治標不治本?

得大四畢業前有位老師曾在上課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畢業後三個月沒找到工作,之後會越來越難找,半年過後還沒找到,那就真的很危險了,面試會疑惑為何這段期間你都找不到工作,除非你有很好解釋。」這段話至今我謹記在心。

The New York Times在今年三月二十一日曾報導一篇關於聯準會降低失業率的做法是否治標不治本?圖一是美國自2000年以來失業率數字,失業率從09年10%降至目前6.7%左右。

圖一

有些專家認為,因為08、09年經濟衰退造成結構性失業且至今仍找不到工作的人,恐持續被雇主認為技能不符,或是受到歧視,而難以找到工作,構成長期性失業。所謂結構性失業,是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結構性失業通常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為失業人員需要再訓練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

以日新月異的科技業而言,如果08、09年失業前從事的是生產線上組裝零件的勞工,今日恐被自動化機器人取代;又比如先前台灣高速公路的收費員,也面臨被自動扣款系統無情取代的命運。

然而聯準會主席Yellen否定這項看法。Yellen堅持:貨幣刺激方案,會帶動強勁的復甦,進而降低失業數字。此外關於上述因結構性失業的勞工會較難找工作的論述也表示並無太多證據。

我認同因結構性失業後而不做任何事的勞工,再找工作會較難,畢竟雇主永遠希望聘用到對的人作對的事。這段報導讓我回想起大四老師的教誨,要不斷的學習,加強自己,我想當年因結構性失業的人,若在經濟不緊氣的這段時間沒有充實自己,等景氣復甦後當然還是難以找到工作,畢竟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Q1榮景及願景是否能延續下去?


央銀行今日公佈三月貨幣供給額,三月M1B日平均年增率為8.87%,M2日平均年增率為5.89%。把央行數據繪成圖表,從圖一可看出自2012十月年以來,M1B超越M2呈現黃金交叉,M1B也自此之後一直維持在M2之上,我認為此現象代表台灣市場資金豐沛。確實從2012歐債危機風險降低之後,全球市場呈現緩慢復甦情形,而台灣除了因為各國科技創新帶動台灣科技廠出口,擁有好的基本面之外,兩岸關係改善、經濟合作頻繁,及可望成為亞洲人民幣清算中心,使外資普遍看好台灣未來幾年經濟成長。


圖一

所謂貨幣供給額,分為狹義:M1AM1B以及廣義:M2

  • M1A=通貨淨額(你我口袋錢包裝的現金)
                             +
                      支票存款與活期存款(企業、你我存在銀行可隨時兌現存款)

  • M1B=M1A
                       +
                     你我在銀行活期儲蓄存款

  • M2=M1B
                     +
                  準貨幣(定存、外匯、郵政儲金)
                     +
                  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今年的Q1,大家一致看好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從農曆新春結束後,外資不斷匯入,台股一路上九千點。然而最近的服貿核四議題,恐讓此樂觀現象轉為悲觀。市場最懼怕系統性風險,尤其是核四問題,如果停建,上漲電價會降低企業利潤,而投資者、借貸者預期企業受衝擊,必然減少投資意願,企業籌集資金困難,必然減少資本支出等等,如此循環下去,台灣Q1那片對未來繁榮憧憬恐消逝。

目前,是考驗台灣執政者智慧的時刻。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2014 中國互聯網IPO年


放棄香港恆生到選擇NASDAQ,Alibaba上市一直是最近的熱門話題。較積極的投資者相信Alibaba上市市值大概在$1500億至$2000億,這幾乎可能是當初臉書上市市值的兩倍,也會成為美國史上最大規模I.P.O。

Alibaba上市後,最大受益者之一是Yahoo,Yahoo持有24%,但根據合約,Alibaba上市後,Yahoo必須要出售40%股份,所以Yahoo至少可入賬稅前100億美元。

今年中國互聯網公司,包括騰訊,新浪等等,上市後的成績似乎沒有太驚豔表現,還在排隊的有Alibaba,京東,迅雷等等,今年真的是中國互聯網IPO年,對比台灣最近的IPO大都還是毛利低低硬體公司,笨蛋問題不在服貿在產業轉型這句話深得我心。

我認為今年台灣面臨全球利空主要來自: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美國將生息,日本經濟情勢不樂觀債務太高等。而利多就是Alibaba的上市及年底iPhone6的推出。我非常期待大螢幕的iPhone6及新的iOS系統能再次把智慧手機帶入更高層次。而Alibaba的上市可令人回憶起過往.com熱潮,而且這次是並非是泡沫的熱潮。

<互聯網IPO規模>
新浪:          $2.86億(2014)
騰訊:          15億港元(2014)
Twitter:       $18億(2013)
Facebook: $160 (2012)
Groupon :   $8.05 (2011)
LinkedIn :   $4.06 (2011)
百度:          $1.09億 (2005)
Google :    $19 (2004)
Amazon:    $6210 (1997)
Yahoo :      $3380 (1996)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服貿讓我想起營邦與小營邦-勤誠(8210)的故事

天來介紹兩家早就意識到“笨蛋,問題不在服貿,在產業轉型”的好公司-營邦3693,勤誠8210

<<營邦>>
我有幸於兩年多前前往這家公司電子研發部門實習,所以對他很有感觸。營邦成立于1996年,做電腦機殼起家,起初靠著少量多樣經營模式,創造不錯佳績,後來卻遭一家台廠殺價競爭,使得創辦人不得不做轉型,幾年後變成今日台灣雲端伺服器龍頭之一,客戶包括谷歌,臉書,雅馬遜等等世界級公司。

投資要選對的公司好的老闆,營邦就是這樣的優質公司,我在實習時,BOSS都是親自參與研發的,而且非常嚴格,裏面的員工也都非常有向心力以及非常熱衷于工作。一次聆聽財務長的簡報時,更確認他們是正派經營公司,我記得我在實習時,那時興櫃股價才二十初,兩年後已變翻10倍。

<<勤誠>>
我認為目前的勤誠就是小營邦。勤誠跟營邦很像,早期也是做機殼起家,但轉型較營邦晚,近幾年才跨足雲端儲存事業,目前股價就如同一年多前的營邦,期望他事業的起飛,或許未來也會循著營邦軌跡,搏扶搖而直上。